習近平總書(shū)記就(jiù)加快(kuài)發展新質生産力、紮實推進高質量發展作出深刻闡述和重要部署。新質生産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質量的特征,成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不僅将推動形成産業發展新格局,也将對勞動力市場和技能型勞動力的需求産生深遠的影(yǐng)響。 作爲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職業教育必須與新質生産力的發展緊密結合,通過改革與創新,培養更多适應新質生産力需求的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人才,爲新質生産力發展持續賦能。 毫無疑問,新質生産力對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提出了新的要求。對于勞動者,新質生産力強調需要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以适應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生産環境;對于勞動資料,更注重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生産方式,這與傳統以物質資料爲中心的生産力形成鮮明對比;對于勞動對象,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物質形态,而是擴展至數據、組織結構以及管理模式等非物質形态,展現出類目劇(jù)增、虛實共存的新領域。 準确把握新質生産力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新質生産力以其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特征,爲當代經濟社會的發展設定了新的标杆。在以實體經濟爲核心,緻力于打造現代化産業體系的戰略目标指引下,這種生産力的演進不僅預示着産業結構的深刻變革和技術革新的加速,也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首先,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建立高素質勞動者隊伍。新質生産力的形成必然要求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這一要求超越了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基本需求,更加強調在創新能力、解決複雜問題能力、跨領域協作能力以及可(kě)持續發展能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這就(jiù)要求職業教育需要培養面向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産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複合型技能人才,不斷提升勞動者綜合素質和就(jiù)業競争力。 其次,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打造相(xiàng)匹配的産業人才結構。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全面優化産業布局,這既離(lí)不開引領産業發展的領軍人才,也離(lí)不開将科技成果有效轉化爲産業化應用的技能型人才。這就(jiù)要求職業教育必須進行戰略性調整,主動對标國家重大戰略和發展需要,構建與之相(xiàng)适應的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實現人才供給與實體經濟發展的高效對接。強化對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滿足智能制造、綠色能源等領域的專業人才需求。 再次,發展新質生産力需要構建靈活開放(fàng)的人才成長空間。新質生産力蘊含創新驅動、跨界融合、開放(fàng)協同的發展理念,職業教育必須超越過往封閉、固定的教育模式,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路徑和豐富的學習資源,建立更加靈活開放(fàng)的育人格局,促進學習者持續學習和全面發展,以适應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環境。 以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賦能新質生産力 針對新質生産力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職業教育必須持續深化改革,以高質量發展賦能新質生産力,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首先,職業教育要系統性升級人才培養目标。要将人才培養目标從(cóng)傳統的專業技能型人才,拓展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問題解決、團隊合作以及可(kě)持續發展等能力的複合型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意味着不僅要在人才培養規格中加強這些綜合素養的培養,還(hái)要将它們作爲評估學生學習成果的關鍵指标。這一點與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24年(nián)3月發布的PISA職業教育測評框架所強調的就(jiù)業技能高度契合。該框架涵蓋五大職業領域(汽車技術員(yuán)、商業和管理、電工、護理/保健助理和酒店接待員(yuán))的專業知識技能,并重視評估學習者的就(jiù)業技能,包括讀(dú)寫能力、問題解決能力、任務表現(責任心)和協作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和評估,不僅是對職業教育面向國際發展趨勢、滿足未來(lái)社會需求人才培養方向的明确指向,也響應了新質生産力對人才綜合素質的核心要求。 其次,職業教育要深度優化專業布局結構。一是要緊跟新質生産力發展趨勢,着力加強智能制造、新能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專業布局,爲制造業轉型升級、綠色低碳發展、數字經濟等國家重點戰略部署儲備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二是要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需求監測與分析體系,形成動态調整專業的閉環。教育部門應會同有關部門建設技能型人才供需平台,并建立專業與産業發展協同聯動機制,指導學校主動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避免因循現有師(shī)資或辦學條件設置專業,确保精準對接行業企業需求和新質生産力發展要求。 再次,職業教育要根本性變革教育教學方式。一是以高科技爲驅動,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入課程開發和教學實踐中。例如(rú),開發基于雲計算的虛拟實訓室、在線教育平台等,打造開放(fàng)、靈活的學習環境,提升教育資源的可(kě)接入性和可(kě)訪問性;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習慣和進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和資源,提升學習效率和成果。二是探索建立跨專業的課程體系,強化學生的跨界視野和協同合作能力,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工作環境和職業需求。三是進一步強化與地方産業和企業的緊密合作,通過設計定制化課程等形式,使學生能直接接觸行業前沿,實現教育内容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 (湯霓系教育部職業教育發展中心副研究員(yuán),曾天山(shān)系該中心副主任,唐以志系該中心研究員(yuán)) 來(lái)源 | 中國青年(nián)報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rú)存在文章(zhāng)/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用不當的情況,請(qǐng)及時聯系删除。)
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22-2023西安昌安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